冉伯牛,本名冉耕,字伯牛,春秋末期魯國人,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之一。他出生於約前544年,比孔子年輕七歲,與顏回、閔子騫等人一同被列為孔門十哲中“德行”科的代表人物。冉伯牛出身於一個貧寒的家庭,但他卻以端正正派、善於待人接物而著稱。在孔子的弟子中,他以德行高尚和人格魅力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孔子的器重。
據史料記載,冉伯牛在孔子周遊列國時一直追隨左右,孔子對他的德行給予了高度評價。《論語》中提到冉伯牛的事蹟較少,但在《論語·雍也》篇中,孔子對冉伯牛的疾病表示了深深的哀歎,顯示出師生之間深厚的情感。孔子曾說:“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”這句話反映了孔子對冉伯牛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對命運的無奈。
冉伯牛在孔門弟子中的地位非常崇高,他不僅在德行上受到推崇,也因其謙遜、寬容和智慧而被人稱道。儘管他的生平事蹟在現存文獻中記載不多,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人。 特別是他的德行,被視為孔子教育思想的典範,影響了無數的儒家學者。
不幸的是,冉伯牛染患了當時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惡疾,據《淮南子》記載,他所患的可能是麻風病。這種疾病在當時不僅無法治癒,而且具有傳染性,使得患者常常遭受社會的排斥和歧視。儘管如此,冉伯牛並沒有囙此而失去孔子和同學們的尊重與愛戴。孔子在他病重時特地前往探望,並在窗外握著他的手,表達了對這位弟子的深切關懷和哀痛。
冉伯牛的一生雖然短暫,但他留給後世的德行典範和對儒家思想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。他的品德和學問被後世尊崇,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追封他為“鄆侯”,宋代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改封為“東平公”,後來又改封為“鄆公”,明代嘉靖九年(1530年)改稱為“先賢冉子”。這些封號反映了歷代對冉伯牛德行和學問的認可與尊敬。
總的來說,冉伯牛作為孔子的弟子,不僅在當時以德行著稱,而且他的故事和精神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思想。他的人生雖然因為疾病而充滿悲劇色彩,但他的品德和智慧卻如同璀璨的星辰,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光芒。